从“抢财神”到“送财神”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04 15:15:36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缅甸腾龙厅开户: 河南扶沟县梅桥村村支书梅根清一大早起床,出门便径直走向了村口东边的一片大棚地。这片千亩左右的黄土地,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大棚。

  梅桥村是扶沟远近闻名的设施农业大村,全村耕地面积约1200亩,其中蔬菜大棚面积就有1080亩。近年来,梅桥村在梅根清的带领下,铆足了劲儿开展蔬菜工业,现在全村已经拥有日光温室286座,户均1.21座。

  2011年,梅根清带领乡民去山东寿光学习后,便谋划起了开展蔬菜大棚的方案。但没人带头示范,谁也不肯掏出真金白银建大棚。梅根清决定自己先干,当年他贷款3万多元,建起了2座日光温室大棚,一年下来收入10万多元。

  与梅桥村的热闹劲儿比较,扶沟县城郊乡后张村的街头巷尾稍显冷清。中午时分,村里只要几户人家出没,新春的气味似乎在后张村不见了踪影。

  原来,在20世纪90年代,后张村乡民张纪才等人在云南元谋县贩运蔬菜时发现,元谋是盆地地势,四季温差较小,而且终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,搞蔬菜栽培有得天独厚的地舆优势。2007年,有着多年棚菜栽培经历的张纪才在乡民疑虑的目光中决心离开,在元谋流转了18亩土地栽培温室大棚黄瓜,没想到当年就收入60多万元。

  “扶沟人到元谋,实际上是给当地送去了‘财神’。”张佳骄傲地说,现在元谋的土地租金从开始每亩300元涨到了4000元,一起很多当地人到扶沟人开办的蔬菜基地打工,促进了当地经济开展和农民工作增收。这些闯云南的扶沟菜农,一边研究着当地气候自然条件,一边和家园技能人员交流,把先进的蔬菜栽培技能不断传授给当地大众。

  30多年前,“棉麻牛树”是扶沟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工业,当年的新闻名篇《抢财神》中农民争抢棉花技能员的场景,时至今日仍让人难以忘怀;30多年后,扶沟县转型开展蔬菜工业,不仅自己有了“财神”,还向其他地方送“财神”。现在,“华夏菜都”是扶沟人的新手刺,“小菜篮”正在变成县域大工业、大众致富“金饭碗”。




搜索